• <progress id="aefuewa"></progress>
    
    



    <output id="aefuewa"><ins id="aefuewa"><s id="aefuewa"><dir id="aefuewa"></dir></s></ins></output>
  • 今天是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,歡迎光臨本站 

    企業動态

    電力設備企業走出去需擺脫後發劣勢

    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16/5/17     浏覽次數:    

      工作報告指出,鼓勵通信、鐵路、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,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。工作報告對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作了部署,提出“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”。

      不走出去就會遇到 “天花闆”,走出去就會海闊天空;不把目光定位于全球,發展就會受限,隻有參與國際市場競争,才能赢得國際化的主動權。有專家建議,電力設備企業“走出去”要擺脫後發劣勢。

      實際上,設備企業“走出去”正迎來新機遇。一方面,全球投資自由化繼續推進。近年來,各國新出台的政策中,有利于外國投資者的政策仍占明顯多數。另一方面,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,導緻美歐發達經濟體企業資金鍊緊張,企業市場價值大幅縮水,為我國企業通過低成本并購獲取先進技術、研發能力、國際品牌和國際銷售渠道提供了難得戰略機遇。

      電力設備企業走進國際市場後,如何解決後發劣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。一,我們是新手,我們遇到的競争對手幾乎都是國際級的選手。二,我們是新面孔,市場早就被瓜分完了,想擠進去難上加難。

      的确,我國電力設備企業“走出去”得較晚,大多數“走出去”的企業都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走出國門、勇蹈國際市場的,與動辄有着上百年跨國經營曆史的西方大公司相比,無論在經驗和管理水平、品牌知名度方面,都有着一定差距。我們是“遲到者”,正因此,國際市場上的座次早已排定,一個“遲到者”要想擠進去分享一塊蛋糕,無疑是“虎口奪食”,其難度可想而知。

      設備企業對外投資與國際化經營面臨“後發劣勢”。在激烈的競争下,被迫進入政治風險相對較高的國家與地區,承受着政局動蕩、政策不穩定、海外财産與人身安全威脅等各類風險。設備企業海外投資在一些國家面臨歧視性待遇。一些國家對中國崛起産生了疑慮與擔心,對中國企業的投資、貿易活動采取限制措施;一些國家限制中國企業投資于一些所謂“敏感”領域。

      要在短的時間走過發達國家上百年走過的道路。面對後發劣勢,“走出去”的企業别無選擇,唯有比别人吃更多的苦、付出更大的艱辛,不屈不撓、創新奮鬥,不斷提升品牌價值,增強自身的競争力,“走出去”才能走的更加穩健。


    返回上一步
    打印此頁
    182-5578-4444
    浏覽手機站
    恋夜操影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