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動态
2017年兩會上,“産業結構調整要依靠改革,進退并舉”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而對于我國電力設備制造企業來說,同樣面臨着進與退的問題,在“黃金十年”裡能夠勉強生存的大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着優勝劣汰,不管是兼并重組還是起死回生亦或退出,都将是當前電力設備制造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。而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将成為這場角逐的制勝砝碼。
事實上,從“十一五”開始,國家就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,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,市場為導向、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,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構架。時至今日,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,世界經濟增長乏力,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産權。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足,尤其是企業創新能力不足,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制約因素。
目前,我國技術創新的機構多設在科研機構、高等院校等,企業掌握資源較小。如何聚集科技資源服務企業技術創新,充分調動組織優勢和智力優勢服務企業,大力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一個重要課題。
企業貼近市場,了解需求,技術創新開發的目标更具針對性。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就是充分發揮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作用,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,建設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政府引導推動的創新體系,加快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,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、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。将企業自主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産力,也有利于收回創新成本。
因此,國家需加快在各行業龍頭企業設立國家重點試驗室及工程技術中心,以企業創新為載體,整合科研院所的創新力量,圍繞市場需求,加快創新成果研制。加強對國家863課題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,落戶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創新平台的建設,加大設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中心專項資金支持力度,推動科研成果直接産業化。
- 上一個:電力設備企業走出去需擺脫後發劣勢
- 下一個:電力改革會帶來哪些機遇?